網絡通訊、網上社區、娛樂等呈現強勢
中國正式成為“Web2.0強國”!這是韓國媒體吹捧,還是波士頓咨詢公司賞臉,又或者是,我們一不小心真的成了互聯網強國。本文出自《韓鮮日報》記者白承宰,依據的是波士頓咨詢研究報告《中國城市地區網民分析》。
中國正式成為“Web2.0強國”。通常人們認為,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在IT產業上是落后國家。但是在新一代的網絡環境如網絡游戲、網上社區、網絡通訊等方面,中國憑借眾多網友的積極參與和相互推動走在了發達國家的前面。雖然中國在以電子郵件、網絡檢索為中心的“Web1.0”時代落后于西方國家,但在“Web2.0”方面反倒超前于西方國家。世界權威咨詢企業波士頓咨詢公司最近對Web2.0在中國的現狀做了調查。
最近中國的熱門網絡領域大致可分為兩類。一是網絡通訊和網上社區等網上溝通領域,二是娛樂領域。尤其是,網上溝通的發展已讓中國人連為一體。使用網絡通訊的中國城市地區網民是整體網民的90%左右。相反,美國使用網絡通訊的網民僅為整體網民的40%左右。但在中國的城市人口中,使用電子郵件的僅占60%(美國90%),相比之下不能不令人吃驚。這表明中國人的網絡通訊使用率更高。
中國用戶不僅用網絡通訊工具聊天,還將其廣泛應用于應對客戶、確認交易等工作方面。上班族用網絡通訊工具發送工作指示和報告已成了平常事。
中國網民的博客、SNS(Social Networking Site)等社區活動也十分活躍。中國城市地區網友的博客使用率達51%.與美國網友21%的使用率相比,相差1倍以上。共享音樂和視頻的P2P(文件共享)服務的使用率也相當高。中國的網絡流量有60%來自P2P服務。
娛樂領域的強勢也令人矚目。中國網友大多為男性,且一半是25歲以下。中國的中小城市缺乏能夠滿足他們娛樂需求的設施。由此,網絡游戲、在線電影、音樂下載等成了他們的娛樂方式。
手機也是作為娛樂工具,其使用率逐漸提高。據悉,中國手機用戶的一半用手機聽音樂、拍照片。此外,30%的手機用戶用無線網絡下載鈴聲,18%用手機觀看視頻。美國手機用戶的上述服務使用率僅分別為20%和3%.
振興中國網絡的主角是誰?
振興中國網絡的主角是城市地區的網民。他們按年齡可分為3類群體。第一類是14歲至25歲的“小皇帝群體”。他們生長于市場經濟盛行的現代化中國,很容易接受網絡和手機等新興媒體。他們比起網上電子交易或信息服務,更喜歡網上社區。
第二類是26歲至35歲的“改革開放受益群體”(reform beneficiaries),他們親歷了中國的體制變化,并從中受益。網絡的發展使他們有了發言的機會,這令他們感到滿足。他們主要利用門戶網站查尋自己需要的信息。
第三類是“勤儉的中年群體”(frugal middle-agers),即36至50歲的人。他們雖然具備購買力,但是對數字產品和服務都是有選擇性地接受。他們使用的服務大多是便于日常生活的網上新聞瀏覽和網上結算等。但是,他們能充分意識到數字技術對子女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利用互聯網的方式雖然不同,但對網絡的依賴性還是在逐步提高。波士頓咨詢公司的問卷調查顯示,他們中的45%都對“離開互聯網就沒法生活”表示認同。
信賴度低下是電子商務發展的絆腳石
不過,據調查顯示,中國網民在利用網上銀行或網上購物等電子交易方面相比于美國相當消極。例如,在中國的互聯網用戶中,有網上購物經驗的僅占28%,而且一般是煙草專賣網站之類的網站,局限于限定的范圍內。此外,利用網上銀行的人就更少。目前在中國,現金仍是最重要的結算手段,中國人擔心被受騙,對電子商務不太信任。人們通常是在網上了解想要購買的產品價格后,直接到賣場去購買。
波士頓咨詢公司分析說,中國人對互聯網的利用形態,正好反應了中國的歷史與社會現狀。首先,中國的年輕人除了喜歡網絡娛樂之外,沒有其他可供娛樂的東西。事實上,電視和報紙被政府管制或是沒有看頭,電影票價又貴,且必須經過政府的檢閱才可放映,故沒有太大的選擇權。實施本次調查的麥可-梅爾(音)研究員最終在報告書中做出了這樣的判斷:“他們利用互聯網聽取不同的聲音、發表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過程中他們感受到自由! |